家庭理財看似是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,但實際上卻非常有學問。我們在進行家庭理財之前,需要先根據自己家庭情況做一個合理的家庭理財規劃,畢竟,未雨綢繆總是好的,這樣能夠在后面的理財道路中少走彎路,減少損失。那么,家庭理財規劃具體有哪些步驟呢?
一般說來,家庭理財規劃具體有五個步驟:
第一,理清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。
家庭收入是由收入、支出、和結余三部分組成,目前家庭收入一般包括工薪收入、利息收入、租金收入、其他收入等。而支出的項目則因人而異。不同的家庭會有不同的支出項目。通過記賬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,從而做好預算,實現財務自主。逐筆記錄收入和支出,并在月底做一次匯總,就能對自己的財務善了如指掌,從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家庭理財規劃。
第二,理清自己的家庭理財目標。
從家庭理財的角度來看,人的一生可以分為(單身期、家庭形成期、家庭成長期、子女教育期、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)幾個不同階段,每個階段家庭的需求、收入、支出、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目標各不相同,理財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。因此,我們需要確定自己階段性的生活目標與投資目標,選擇適合的投資品種與投資比例。
第三,弄清自己的風險偏好。
風險偏好是客觀的分析而不是一味的主觀好惡,風險偏好不能偏離家庭能夠承受的范圍。
現在比較流行的家庭理財手段有儲蓄、保險、國債、股票、基金、房產等。但無論哪種家庭理財手段,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及不可替代性。我們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,來決定自己的風險選擇。
第四,做合理的家庭理財規劃,適當的選擇投資品種和投資時機。
大多數人不可能花費過多的時間研究財務技能、投資技巧等,而且在實際操作上也不可能僅通過一、兩個理財案例就可以操作成功。因此,合理的家庭理財規劃方案就顯得尤為必要。
第五,做家庭理財效果跟蹤與評估。
由于家庭的收入狀況,財務現狀在不斷地變化,我們要經常對家庭理財效果進行評估,實現理財安全、增值、自由的效果。
“別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,尤其是一個漏的籃子”。對于家庭理財來說,要及時進行跟蹤,如投資賬戶的收益,債務類賬戶的負債變化情況,還要及時了解家庭當前的財務狀況及相關信息,調整投資組合,優化完善投資項目。